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

时间:2024-05-13 11:54:22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下面来看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1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主意识,在相互尊重条件沟通,减少与孩子的矛盾

有些孩子慢慢地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不再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了,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强烈为自己的想法付出行动,孩子进入春春期后都会出现叛逆的心理。

陆涛跟妈妈一起闹矛盾,两个人都互不让步,陆涛觉得很受委屈了,就找老师诉苦。

原来陆涛喜欢玩轮滑,自己偷偷攒了钱,买了一双漂亮的轮滑鞋,陆涛有一个计划就是在放学后一个小时练习,争取下半年能参加轮滑比赛,因为参加这个练习轮滑,所以陆涛回家都显得很累,有时练得满头大汗,有时累得都吃不下饭。

陆涛的妈妈很纳闷,打扫他房间的时候,发现了那一双轮滑鞋,陆涛的妈妈不仅把轮滑鞋给没收了,还不准让陆涛去练习,由此两个人就闹起了矛盾,在陆涛认为,自己可以安排好时间,自己喜欢做什么就要去做,练习轮滑也不是什么坏事,妈妈应该尊重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强行干涉。


  

老师想了一会儿说,“陆涛,回家先跟妈妈道歉,不管怎么样,跟妈妈闹矛盾是你的不对,这样做也无法解决任何的问题,跟妈妈说,争取妈妈的理解,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陆涛回家后就好好坐下来跟妈妈谈了谈,最后陆涛的妈妈终于答应他练习轮滑。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有些人的青春期提前到来了,然而心理上并不成熟,很多人的思想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青春期,有一些孩子会出现了叛逆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一直想表现出他们的独立意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情况非常的严重,一些孩子希望自己能独立,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在自己没有的能力条件下,总是想着一鸣惊人,总想摆脱父母的束缚,想要寻找更广阔的天空,所以他们想付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行的。

父母有父母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谁对谁错,但是父母和孩子要好好地沟通,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在父母的认可下或者值得可行,父母也要听从孩子的想法,在相互尊重的条件下进行的沟通,可以减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2

逆反心理产生:自己的角色定位与父母、老师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生理机能逐渐发育成熟,而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孩子有了成人感,独立意识凸显,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尊重和理解。但是在成人眼里,他们仍然还是孩子,很多行为是不被允许触碰的,有时候对于孩子的要求、烦恼不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积极引导。孩子在需求上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会与父母、老师对着干,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孩子对新鲜事物和新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禁果效应"对于严令禁止的事情,非但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如父母、老师经常教导孩子不能早恋、不能吸烟、不能看小说,家长禁止孩子去做,但又说不出不可以做的理由,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对父母严令禁止的事物产生好奇,越得不到越想要得到,越不能接触越想接触。很多情况下,父母禁止的事情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能出现孩子怀着很大的兴趣去接触。


  

逆反心理产生:孩子社会经验不足,认识上具有片面性,对自尊心的理解有偏差。

孩子长期生活在校园这个单纯的校园环境中,社会经验不足,在认识上也容易产生片面性,可能会对家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理解有偏差,如家长对自己的管理和严格要求当作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常见,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与孩子逐渐成熟,想要独立,不想再被当孩子对待的'心理状态是相关的。当然,过度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处的,但逆反心理也有积极的、有益的的部分。合理认识逆反心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看待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有利于孩子独立性和行动力的发展

(2)逆反心理有利于要强好胜品质的形成。

(3)逆反心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4)逆反心理有利于情绪调节,宣泄心中不良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3

青少年渴望独立的表现有:

1.要求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告别儿童时代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会主动向家长提出“我可以自己洗衣服”,“自己和同学去旅游”,“这件事情我可以自己处理”,“我自己安排好学习时间”,等等。他们希望从独立中获取成就感,喜悦感,力图实现自我存在的认同感。当孩子独立完成事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时,另一方面新的自我也在形成。

2.想摆脱父母的管教

渴望行为及心理上的独立,但在生活学习上的经济必须要依赖父母,处于独立与半独立的心理发展中,有强烈的心理冲突和焦虑。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的“断乳期”。

之前有一天早上,我晨跑完坐在靠椅休息,旁边坐着一对神情淡漠,唉声叹气五十几岁的父母。出于好奇,我问这位妈妈,是什么事情让你们这样难过呢?这位妈妈告诉我,她早上和读高一的儿子闹了很大的矛盾才出门,一肚子的气还没消。早上她只说了两句,让儿子记得上学前把衣服拿出来,帮他洗了的这句话。儿子竟然声音又大又凶的回答:“你不要动我的衣服,不要随意进我的房间,我这么大了,我不用你洗。在你的眼里,我什么都不会,很多同学都笑我。我长大了,你让我独立好不好?”

这个案例反映的青少年的人格自我独立意识在迅速的发展,父母的过于疼爱孩子,剥夺了孩子在做家务承担责任的意识,容易导致孩子的心性不成熟不完善。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会几次的努力尝试独立的完成事情,如果在体验时,父母给予的是挑剔的、指责的,孩子没有获得力量与认同感,就会有挫败感,容易选择放弃并继续依赖。

很多父母让孩子专心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做。孩子慢慢丧失了劳动能力,性情也变得淡漠。父母要意识到,给孩子的一个家庭角色定位,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中很重要的一员,是爸爸妈妈的依靠,可以为家庭独立承担很多事情,建立孩子的家庭的'责任感,这是孩子人格成长中重要的部分。

3.界限感明确

特别表现为自己的房间的界限感很明确,手机日记设计密码,衣服生活用品不依赖家长,有自己的审美要求,希望自己用成人的身份获得尊重与独立的自由。

一位老师曾经给我讲过,有一次她出差到外地去讲课,她姐姐去家里帮忙做家务,那天儿子去上学,不在家,姐姐进了儿子的房间,帮他把书桌,鞋子,衣柜都重新整理了一遍。儿子回来的时候发现房间都打乱了,很生气,马上给她打电话说:“妈妈我希望大姨进我的房间,以后整理我东西的时候要经过我的同意,我连考卷都找不到了。”

从这个事情当中,可以感受到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房间的界限感有多明确。家庭成员之间有时候会出现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就是过度的越界。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双方会少很多的摩擦。

父母帮助孩子度过自我独立的意识时期,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过滤焦虑,给信任和肯定

孩子要求自我独立完成事情时,我们内心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好。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相信,他能独立的信心,同时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这个过程,促进他们心性的完整。

2.分清“放手”和“散养”的区别

“放手”是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做,“散养”是不做任何的引导,随便孩子发展。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学会了慢慢放手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的能力。给予正确的指导,适当的范围内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在这个时期,这个过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而不是说什么都不管,让孩子的自我随意发展,这样的容易导致了我们孩子没有一点的规则意识,失去了约束。

3.坚持拒绝“三不”原则:不支持,不反对,不理睬

拒绝“不支持”是说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支持,当他们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时候,他们就会拒绝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孩子的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你可以的,试一下”。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将成为他成长的基石,是有价值的,

拒绝“不反对”是说当孩子按照错误的想法做事情时,家长在了解的情况下,却不给予任何反对的声音,让孩子一次一次的犯错,孩子极易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反对也是一种爱,是塑造孩子独立的过程当中,不让孩子偏离正确方向的重要手段。

拒绝“不理睬”是说当“反对”的声音不起作用时,家长直接扔下一句“管不了”,就不再管制了。没有任何人指导归因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这个时候就不是说独立或者不独立的问题了。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