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

时间:2024-08-11 04:06:17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某种紧张焦虑,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在面临巨大学习压力的时候,都会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下面教你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1

01 认真倾听孩子心声,鼓励孩子大胆把压力说出来

要抚平孩子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揣摩和猜测孩子的小心思。

所谓倾听,当然不是我们只用耳朵去听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我们要拿出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孩子本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孩子大胆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出来。

  

很多父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之所以感到棘手,原因不过就是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打开心扉,在此情况下,父母自然对孩子的心理压力缺乏一个客观认识,这样也就难以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压力的释放。解决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认真倾听,让孩子放下顾虑,坦诚和父母进行沟通。

02 和孩子一起参加有助于身心放松的活动

如果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听听轻音乐、涂抹几张画、看看爱看的书、打打球、下棋、玩亲子游戏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能有效缓解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03 用积极处理负面情绪的态度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

不光是孩子,大人们也都难免会遇到压力倍增的负面情绪。大人越是给孩子展示阳光情绪,孩子越是会有安全感。

如果大人不可避免地遇到巨大压力时,这时候大人采取怎么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在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人若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孩子今后在压力面前也会用消极的处理方式来放任负面情绪的蔓延;大人若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孩子今后在压力面前也会用积极的处理方式来避免焦虑的扩大。

04 用深呼吸和缓慢计数来减缓心理压力

很多情绪策略有助于帮助孩子减缓压力和负面情绪,比如深呼吸和缓慢计数都有不错的舒缓情绪的效果。

“深呼吸”从字面上来看就很好理解,具体来说,在孩子遇到心里有疙瘩的时候,可以让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去,如此循环反复几次,就能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的大脑神经,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至于“ 缓慢计数”,就是让孩子进入到一种冥想状态,眼睛微闭,慢慢地从1开始数数,数到自己能够感到很放松的状态就可以了。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深呼吸”和“缓慢计数”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能取得更好地舒缓孩子身心的效果。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2

01“我理解你,知道你很难受”

“妈妈,你是臭狗屎!”“妈妈只是不让你吃糖,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就是臭狗屎!”“我知道你很难受,但是晚上吃糖,你的牙齿会变坏。“你能跟妈妈道歉吗?”“可是我想吃糖。”“妈妈理解你的难受,明天白天你就可以吃啦。”“好吧,对不起,我不该说你坏话。”其实,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的内心并不懂得什么是“愤怒”。当他愤怒时,他会把情绪丢出来,像“丢垃圾”一样。

所以,孩子时常口不择言、语无伦次。因为他无法理解内心的情绪,也无力接受。父母,是帮助他接纳这份情绪的关键。父母的接纳,让他看见了自己的不妥;父母的理解,让他能理清内心的情绪。慢慢的,孩子会知道“愤怒”不是坏东西。它可以被理解、被接纳。最终,孩子会减少说坏话的频率。用自我调节,来缓解内心的难受。

  

02“你想要什么,说说看?”

“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你想要什么,说说看?”“我要这个大狗熊!”“噢,大狗熊多可爱,你一定想抱抱它,对吧?那我们就抱抱它。”“爸爸,我想把大狗熊带回家。”“你喜欢它,就多抱一会儿。家里已经有一个大狗熊啦。咱们也回家抱抱它,好不好?”孩子非要买一个玩具,这一幕让多少父母头疼。买,太纵容;不买,娃要闹。

其实,父母忽略了一个环节:询问孩子,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新鲜?是美味?是有趣?从儿童心理学来说,问一问孩子内心的需求,本身就是在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孩子的愿望很单纯,父母倾听了,就实现了一半。剩下一半,可以思考有没有替代方案。家里有现成的事物,能够满足他们的新鲜、美味和好奇吗?如果有,说给孩子听;如果没有,适当满足孩子也无妨。

03“妈妈现在很累,让我休息一下好吗?”

“妈妈,给我念故事!”“妈妈现在很累,让我休息一下好吗?”“可是我想听故事。”“妈妈也想给你讲故事,但没有力气呀。等妈妈休息好了,可以给你讲好多故事。嘘,让妈妈睡一会儿。”电影《坡道上的家》中,产后抑郁的母亲溺死了孩子。只因为,难以忍受孩子的哭闹。

无止境满足孩子,父母总会有被掏空的时候。这一刻若总是发生,会在父母内心留下厌恶的印记。面对孩子,难以保持心平气和。亲子关系里,充满了紧张感。所以,父母要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累的时候,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会累的。“你玩了一下午玩具,会犯困;

妈妈工作了一整天,也会犯困。妈妈让你休息了,你也该让妈妈休息。”这样一来,孩子会更有担当,为自己能够照顾妈妈感到自豪。而妈妈一觉醒来,心态多云转晴,也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04“别担心,有爸爸妈妈在”

“爸爸,我不敢跳下去。”“很高是不是?心里害怕对不对?”“嗯。”“别担心,爸爸会接住你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扶手”。孩子踉跄时,托他们一把;孩子胆怯时,推他们一下。这份作用,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孩子退缩、回避,不见得是做不到,而是没底气。

父母告诉孩子“我不会离开你”,孩子心里才有底。时常,他们会重复追问:你真的会接住我吗?你在吗?父母要一遍遍耐心回应:我会接住你,我在。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说: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发现自己的,每一次回应,都在给孩子的勇气添砖加瓦。一个行动力强的孩子,不见得啥都不怕。但他的父母,一定早就教会了他:不必害怕,有爸爸妈妈在你身后,护你平安。

05“爸爸妈妈给你两个选择,你自己做决定”

“妈妈,我想要这本漫画书。”“家里已经有很多漫画书了,我们买《十万个为什么》好吗?”“妈妈,我不喜欢这个,我喜欢有画的。”“那妈妈给你两个选择,一本是有画的科普书,另一本是漫画书。你自己做决定。”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有选择的权利。但他们尚且年幼,不见得能做出很好的选择。时常一堆东西里,挑了最没用的。

即便如此,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这是一种建立世界观的尝试:我需要什么?我适合什么?我和外界的关系如何?孩子的选择里,包含了巨大的信息。而孩子也在一次次选择中,消化这些信息。父母主动提供选项,是一种助力:让孩子不至于选得太离谱,同时靠自己思考出结论。短短一句话,一箭双雕。

06“我想商量一个事情,宝贝,你看可以吗”

“宝贝,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你的玩具可以送给妹妹吗?”“为什么要送给她?”“妹妹没有这个玩具,她很喜欢。毕竟你已经玩过了,不过你不愿意也关系。”

孩子的情绪好坏,往往来自细节,尤其是一些生活琐事。玩腻的玩具、吃剩的食物、用坏的书包……这些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细节,在父母看来十分微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却是世界的`组成部分。

在孩子的童年期,他们对自己的“所有物”,倾注了强烈的情绪。无论他是否需要这个东西,他都希望证明“这个东西属于我”。因此,父母动用孩子的私有物品之前,一定要问他们的意见。否则,孩子很可能当场爆发,或者憋一肚子气,暗自记仇。

07“爸爸妈妈能力有限,只能做到这么多”

“爸爸,我要买这个鞋,同学都说这个鞋最好!”“这个鞋太贵了。爸爸也想给你买好的。但我能力有限,只能买500块钱以内的鞋。”“可是我想要……”“宝贝,爸爸只能做这么多了。等你以后挣了钱,就可以给自己买更好的了。”有句话说得好: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父母明知能力有限,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孩子最好的,反倒是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想。梦想,是我们小时候渴望却未能得到的东西。当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满足一切需求,他会失去梦想。同时,他会将梦中的世界,误以为是现实世界。

“只要自己想要,就什么都能得到”“所有人都要听我的”。恃宠而骄、得寸进尺、自私自利。所以,父母并不需要过度满足孩子。只需要在能力范围之内,满足他;超过能力范围,说清楚。允许孩子的失望,同时鼓励他“化失望为动力”。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长大。努力而上进,自信而健康。

08“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

“今天同学笑话我,说我像乞丐,没人爱。”“你怎么会没人爱呢?爸爸妈妈很爱你呀。同学们说的话,不见得是对的。”“真的吗?”“真的呀,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多少会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他们关心别人怎么看他,这决定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但外界影响,不一定总是会影响孩子很深。因为影响孩子最深的,始终是父母。所以,即使孩子真的做错了事,父母也要告诉孩子:无论你做错事、搞砸事还是恶作剧,父母对你的爱都不会消失。

这样一来,即使孩子遭遇天大的困境,也能守住心理防线。因为内心深处,孩子相信:我是值得被爱的。即使全世界与我为敌,父母的爱也能为我遮风挡雨。做父母,绝对是一门关于智慧的修行,学会这8句话,就掌握了教育的精髓。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