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4-18 06:03:12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这段话,是孔子的人生轨迹,也是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下面看看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1

意思是: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出处:《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扩展资料:

赏析: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现在社会隐喻:

现在社会这句话多是指一件事情顺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过于刻意安排,顺其自然,似乎有一种消极的意识形态,但也是现在社会缺少的一种意识,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2

熟不逾矩,指与人相处,无论亲疏,都应以礼相待。这里的“矩”,主要指分寸感、界限感。

熟不逾矩,是一种修养。其实,越是亲近的关系,越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和经营。不以熟识为借口忽视分寸,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礼仪。熟人之间,因为知根知底,更应该有所顾忌,避免碰触别人的“隐私”,更不要去揭别人的短处。

最好的关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保持界限感。都说距离产生美,其实合适的距离才是最美的。就像地球跟太阳的距离,如果再近1%,地球就会变成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宫”。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也更安全稳定。推及人与人的交往中,也很适用。关系再好,也要把握好“度”。不该谈的事,不要谈,不该求的`事,不要求,不该干预的事,不要逾越。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分寸和界限,不可随意触碰别人的底线,也不要陷别人于为难的境地。


  

想到一个小故事,有次孔子有事要外出,眼看要下雨了,孔子没有带伞。有人建议他跟他的一个学生去借,孔子却说不可以,因为他了解这个学生平时比较吝啬,如果跟他借伞,多数不会成功,还会让别人觉得这位学生不尊重师长,如若借了,他又会心疼和为难。孔子想到了这些,就没有借伞。他没有勉强别人做不情愿的事情,同时为这个学生保留了颜面,避免了尴尬。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会舍身处地换位思考,保持交往的分寸感和界限感,这样才能让关系更长久和稳固。

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学会把自己当外人,保持陌生感,拿捏好分寸和界限感,给彼此的友谊一个体面,也让这份情谊有一份继续下去的理由。熟不逾矩,友谊的最高境界是守护彼此的孤独——我们都值得拥有这种修养。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3

老子《道德经》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知止就不会欲壑难填、落入危险,能够获得长久的安乐。通俗地讲,“知止”就是能知晓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懂得适可而止。

“知止”,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智慧,更是修养。《大学》中更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淡化精神追求、放松品德修养,私欲膨胀、追逐名利,贪图享乐、逾越界限,最终走向蜕化变质、腐化堕落,甚至是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身败名裂,教训十分深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懂得“知止”很有必要。

“知止”,“知”是前提,“止”是目的。要讲党性,知敬畏。“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多少都有一定的权力,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很多,在廉政问题上,更需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清醒头脑。要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常怀敬畏之心,视党纪国法为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红线,把为官清廉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真正做到远红线、守底线、筑防线。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真正做到对党忠诚,坚决听招呼、守规矩,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要拘小节,防微 腐。为什么个别腐败 分子贪腐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总是不“知止”,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小事小节上放纵自己,没有及时控制贪欲。有的总认为在社会交往中,拿一条烟、喝两瓶酒、吃几顿饭,接的是“小礼”、收的'是“小钱”,不会出什么大事。即使偶尔有了收手的想法,面对诱惑却怎么也“止”不住了。殊不知,不守“小节”即生“小恶”,“小恶”不断,必生后患,最终成了法纪教育的“活教材”。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在廉洁从政上,切不可有侥幸心理,要做到不因“微 腐败”而逾矩,不因“小问题”而宽己,不因“小意思”而麻木,在“止”初、“止”微上下功夫,使“知止”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内在品质。

“自古清白无遗祸,从来贪争有后殃。”要重修养,保初心。鱼因馋而上钩,权因欲而失守。在金钱、名利、地位等诱惑面前,能否保持初心,抵住诱惑,坚持原则,战胜自己,要靠个人修为,更要重视品德修养。俗话说,纵有粮食万担,不过日食三餐;纵有广厦三千,不过夜寐一床。只有“知止”,才能胸怀豁达,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对待得失,耐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同时,还要常学警示案例,自鸣警钟,规范行为,守住道德底线,不碰法纪红线。这样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使自己始终知敬畏、懂取舍、走正道,担当强军重任,实现人生梦想。

《不逾矩的逾矩是什么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